今天中午忙到一點多,才發現完全沒有準備午餐,於是我們一家決定到Michel的餐廳吃飯。一到餐廳發現完全客滿,還有外帶排隊的人龍。
原來這個週末的世界報雜誌M做了一個新式亞洲餐廳的報導,Michel的各國便當餐廳LÜÜK也榜上有名。還有前些日子跟大家介紹的包子漢堡店(其實應該是饅頭漢堡)Siseng、專賣日式煎餃的Gyoza bar、胎死腹中la Jeune Rue計劃唯一開成的韓國餐廳Ibaji等等。
這些餐廳多是在塞納河右岸、有些設計感的餐廳,老闆也多是年輕人。許多是移民的第二代,致力於將自己的飲食文化口味創新或年輕化的概念性亞洲餐廳。
看看雜誌上的餐廳名單,沒想到我吃過的還不少。有幾家還是剛好路過,鼻子靈敏又好奇心強就走進餐廳試試的。雖然大多不像我們在亞洲吃的地道,但是店家將亞洲菜創新並且當地化,變成適合法國人的口味,的確成功的吸引了不少法國人,推廣自己原生國家的特色飲食。